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盐山县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第13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8日
盐山县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纠正、改正、制止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为,消除各类隐患,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办法(试行)》《沧州市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办法(试行)》(沧政办规〔2023〕2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盐山县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或事故隐患(以下统称举报事项)的举报、核查和奖励事项。
第三条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举报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举报相关行业领域存在事故隐患及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所监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条 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理、谁奖励”的原则,各单位根据职责权限受理举报事项。
第二章 举报办理程序
第五条 举报人可以通过“0317-6229119”“12345”或“12350”热线电话、部门举报电话、举报二维码、书信、来访等多种方式进行举报。
第六条 有关部门应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网上举报电子信箱及通信地址。
第七条 举报人采取实名举报。实名举报应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匿名举报可以提供可准确辨识本人身份的相关信息(联系方式、电话录音等),用于发放奖金。
第八条 举报人举报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没有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但未依法依规处理,经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奖励标准按照《盐山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2024版)》。
第九条 举报人应当提供有效的证据线索,明确举报对象、举报事项以及违法违规事实,可以提供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可以不予受理并及时告知举报人:
(一)举报人未提供有效证据线索,无明确的举报对象、举报事项以及未说明违法违规基本事实的。
(二)举报事项已办结或正在办理中,举报人重复举报或多部门举报且未提出新的有效证据线索的。
(三)生产经营单位自查发现或内部举报的事故隐患,已建立整改台账并对外公示,且正在整改中或已整改完毕的。
(四)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人员以及执法、督导检查中聘请的专家或其他有关人员举报的,或授意他人举报的。
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事项,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告知举报人向有权处理部门举报,或者将举报材料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核查处理,并告知举报人,无法与举报人取得联系的除外。
第十条 不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由县有关部门组织成立核查组进行核查。
举报反映的事项为一般事故的,由县政府成立核查组进行核查;举报反映的事项为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由属地市级人民政府成立核查组进行核查;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核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核查的事故。经核查属实的谎报瞒报事故,应依法进行事故调查和统计,并依法从重处罚。
核查结束后,核查组应形成核查报告并在报告上签名。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受理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核查处理举报事项。一般事故隐患、违法行为的举报件,应在7日内办结。事故类举报,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上级部门交办的举报,应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核查处理时间,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举报人延期理由。
受理及核查工作应全程留痕、闭环管理,相关资料应妥善保管,核查组对核查结果负责。核查结束后由受理举报的部门向实名举报人反馈核查结果。
第三章 举报奖励流程
第十二条 县政府应将举报奖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县有关部门发放奖金通过部门预算统筹解决。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举报奖金申报和发放的管理,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监督。
第十三条 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奖金发放单位应通知举报人在60日内,提供辨识身份的材料领取奖金。
第十四条 同一举报事项,不重复奖励。多人联名举报同一事项的,由实名举报的第一署名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领取奖金。
第四章 责任义务
第十五条 举报人应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故意制造举报事项,不得诬告、陷害他人或企业,否则依法追究举报人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举报人不得通过违法行为或者危险方式收集或制造有关证据。举报人违法收集证据的,或在违法收集证据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其他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七条 参与举报办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严密保护举报人的有关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泄漏举报人身份、举报内容和奖励等情况。
第十八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人员以及执法和督导检查中聘请的专家或其他有关人员,本人或授意他人举报的,不适用本办法奖励规定。一经发现将追回奖金,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五章 宣传培训
第十九条 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加大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宣传力度,通过广播、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举报宣传,提高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政策的公众知晓率。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国家、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举报奖励的办法和奖励标准,列入新上岗从业人员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和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再培训的必修课,培训时间不少于2学时。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内部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奖金,在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内部举报奖励公示牌,鼓励单位员工积极向本单位举报作业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形成安全生产共抓共治的良好氛围。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公告牌,列明各级各有关部门举报受理渠道和有关政策文件。
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应将安全生产举报培训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内部举报奖励公示牌、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公告牌纳入督导检查或执法检查内容,对生产经营单位未开展举报奖励相关内容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的、制度不落实的,应督促整改到位并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盐山县应急管理局、盐山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盐山县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盐政办规〔2022〕1号)同时废止。
附件:《盐山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2024版)》
附件:
盐山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2024版)
一、安全生产培训举报奖励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未将《沧州市安全生产举报和奖励办法》以及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政策列入新上岗从业人员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和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再培训的必修课,或培训时间不足2学时的,经举报查实,最高奖励2000元。
奖励情形由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危险化学品企业存在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30%计算,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励上限。
1.未依法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手续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
2.拒不执行应急管理部门依法下达的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指令,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明停暗不停”。
3.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建设。
4.未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
5.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或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6.在易燃易爆区域违规开展动火作业的。
奖励情形由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工贸企业存在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20%计算,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8.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9.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二)机械行业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熔炼炉、熔融金属吊运和浇注影响范围内。
2.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不符合冶金铸造起重机技术条件,或驱动装置中未设置两套制动器。吊运浇注包的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等零件,未进行定期探伤检查。
3.铸造熔炼炉炉底、炉坑及浇注坑等作业坑存在潮湿、积水状况,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铸造熔炼炉冷却水系统未配置温度、进出水流量检测报警装置,没有设置防止冷却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
5.天然气(煤气)加热炉燃烧器操作部位未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或燃烧系统未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安全装置。
6.使用易燃易爆稀释剂(如天拿水)清洗设备设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集聚在地沟、地坑等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
7.涂装调漆间和喷漆室未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三)轻工行业
1.食品制造企业涉及烘制、油炸等设施设备,未采取防过热自动报警切断装置和隔热防护措施。
2.白酒储存、勾兑场所未规范设置乙醇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3.喷涂车间、调漆间未规范设置通风装置和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奖励情形由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四、油气管道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危害油气管道生产安全的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20%计算,最高不超过1万元上限。
(一)举报并查实管道企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未依法对管道进行巡护、检测和维修。
2.对不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管道未及时更新、改造或者停止使用。
3.未依法设置、修复或者更新有关管道标志。
4.未依法将管道竣工测量图报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备案。
5.未制定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未将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报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备案。
6.发生管道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事故危害。
7.未对停止运行、封存、报废的管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8.未配备抢险救援人员和设备,定期进行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举报并查实单位或个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违规在管道附属设施上方架设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或者在管道保护范围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
2.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
3.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
4.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5.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百米地域范围内,抛锚、拖锚、挖砂、挖泥、采石、水下爆破的行为。
6.在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一千米地域范围内采石、采矿、爆破的行为。
奖励情形由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解释。
五、房屋市政施工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房屋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存在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20%计算,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奖励上限。
(一)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或以其他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或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将承包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2.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的,未按照建设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的。
3.建设单位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的,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的,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的。
4.监理单位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
(二)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施工单位未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2.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3.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未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的,未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的。
(三)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需要持证上岗的现场管理人员未取得证书上岗的,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未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的,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的,未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擅自修改专项施工方案的,未按照规定组织危大工程验收的。
3.监理单位未对危大工程施工实施专项巡视检查的,未按照规定参与组织危大工程验收的。
4.未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的。
5.设计单位未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未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的。
奖励情形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六、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存在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20%计算,最低不少于相应情形的奖励下限,最高不超过相应情形的奖励上限。
(一)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6千元至6万元:
1.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查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其他建设工程验收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二)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2千元至2万元:
1.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2.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3.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4.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奖励标准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七、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
对举报交通运输领域存在下列情形经核查属实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20%计算,最低不少于相应情形的奖励下限,最高不超过相应情形的奖励上限。
(一)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奖励2万元至5万元:
1.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2.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3.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奖励1万元至2万元:
1.从事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驾驶人员、押运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上岗作业。
2.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3.公路工程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4.监理单位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5.施工单位违法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未按照建设工程涉及图纸或者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未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6.设计单位未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未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
(三)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奖励3千元至1万元:
1.客运经营者擅自改装已取得车辆运营证的车辆。
2.客运包车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
3.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
4.企业填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奖励情形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解释。
八、特种设备举报奖励标准
(一)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5%计算:
1.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的。
2.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活动的。
3.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未经鉴定,擅自用于制造的。
4.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生产、销售、交付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的。
5.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
6.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不再具备生产条件、生产许可证已经过期或者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
7.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明知特种设备存在同一性缺陷,未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的。
8.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
9.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
10.使用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且限期未整改的或复检不合格特种设备的。
11.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12.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
13.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14.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二)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3%计算:
1.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生产许可证的。
2.特种设备未依法依规进行型式试验的。
3.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以及锅炉清洗过程,未经监督检验的。
4.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的。
5.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6.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未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
7.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未按照规定实施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的或者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的。
8.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检验、检测人员未经核准、超出核准范围开展检验工作或者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果的。
(三)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计算:
1.特种设备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书面告知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即行施工的。
2.特种设备施工单位在施工验收后三十日内未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
3.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
4.电梯制造单位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的。
5.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或者安全技术档案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未依法设置使用登记标志、定期检验标志的。
6.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的。
7.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未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未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的。
8.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或者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奖励情形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九、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
(一)举报并查实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奖励5万元;
(二)举报并查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奖励2万元:
1.燃气经营者未经燃气等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改动市政燃气设施的。
2.燃气经营者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的。
3.用气瓶相互倒灌燃气的。
4.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的。
5.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的;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的;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的。
6.在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个人、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
奖励情形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十、火灾隐患举报奖励标准
(一)火灾隐患
1.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2.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3.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4.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5.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6.公众聚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
7.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
(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1.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未作出消防安全承诺)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消防安全承诺失实),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2.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3.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4.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5.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6.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7.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8.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
9.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10.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违规从业执业的。
11.在人员密集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或者违反消防安全要求进行电焊、气焊、油漆粉刷等具有火灾危险施工、维修作业的。
12.其他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对核查属实的较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给予举报人100元以下奖励;对核查属实的一般火灾隐患或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给予举报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奖励;对核查属实的重大火灾隐患或严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给予举报人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奖励。
重大火灾隐患按照国家标准《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认定。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严重程度可参照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修订印发《河北省消防行政执法裁量实施办法》的通知(冀消〔2022〕64号)进行判定。
奖励情形由县消防救援局负责解释。
十一、本办法所列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情形之外的行业领域,举报奖励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 电话:0317-6221092
冀ICP备09012659号-1 网站标识码:1309250004 沧公备13092502000075
推荐使用1440*900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